淺 談 古 笑 今
|
邱于財 在亞洲洽訪收藏家的旅程中,曾有幾位尊長接了我的名片後,注視在【古 笑 今】三個字,琢磨一陣字,就微笑的告訴我這名字取的好,有意思!能取這樣的名字確實有底蘊,真讓人讚嘆不已!有一位尊長甚至直接解析這三個字就是代表 天、地、人 的意思,也代表著是一個網絡和諧的宇宙。 學習中國文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文化內容,雖然隨著時空的演進,但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奠基於天道的規則下來行之。一旦人道不依循天理,人道高於天道之時,即有毀天滅地的可能。只有 天、地、人 的合一,萬法自然,所有一切的道理包含其中,相輔相成,圓融可成! 易經繫辭下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說卦云:「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三才之語詞即有此而來。天、地、人曰三才,才與材通,三才即天道、地道、人道。具體的說就是:天為「天機道」,地為「地脈道」,人為「人間道」,而三才實際上就是「三才之道」的簡稱。 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要求人與天地宇宙之間的和諧共存。古人為人處事的態度,即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來展開,並提生心靈層次的意識,終以道德為依歸。有中國神傳文化遺留下的宇宙秩序成為「天人相應」的系統,並以制度禮儀承應宇宙秩序,成為中國傳統思想「倫理道德」規範的依據! 西方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是「通才」的一個別稱,特別是在藝術和科學方面。這個語詞的產生是因為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不少這類的人才,如 李奧納多.達文西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對多方範疇感興趣,或對多方範疇有基本的知識。 從中國講的三才到西方說的通才,再講到心靈層次的修養,寬容就是ㄧ種修養,是ㄧ種境界,也是ㄧ種美德。寬容是原諒可容之言,饒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在中國彌勒佛就是這方的代表與象徵,’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己何所不容;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是付之一笑。‘這是何等的心胸啊!有了寬容的胸懷,才有容天、容地、容江海的崇高和博大,才有來自心底的真摯笑容。 從古笑今名片的引述中,道出了這些歲月裡,我個人追隨王詩涵教授的歷程上所深刻的體悟,王教授是一位藝術教育博士,她的學養具佳,國學基礎深厚,美術功藝超凡,重視現代科技,絕對尊重法律,照顧老幼,提攜後進,勤儉持家,研究不斷,以天下為己任,努力不懈、、、、,凡此種種歷歷在目!君子以理念相交,王教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讓我衷心信服,更願以終身來追隨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