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編號:W0002
元朝 鎏金釋迦牟尼佛像
規格:L 18.50 x W 18 x H 39 cm

 元 鎏金釋迦牟尼佛像 

宋、元時期金銅雕像以菩薩像居多,由於材質珍貴,製作不易等因素,金銅佛像大多形體較小,多供奉於宮廷,寺廟或善信者之佛堂。常見的金銅佛像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天王,度母等。

早在東漢,三國時期,佛教造像藝術與佛教一起傳入了中國。東晉十六國時期,出現了比較規模的佛教造像。隋朝出現了中國佛教造像的高朝,唐代達到頂峰,元時期的造像充份體現出了元時期雍容大度的氣派,成為中國佛像雕塑的鼎盛時代。

金銅佛像是中國佛教藝術中最為突出的一類,金銅佛像熟稱「鎏金銅佛造像」,是以青銅佛像,外面塗抹金泥,加熱之後使蒸發,剩下金附在銅胎上,俗稱「鎏金」,它的出現始於兩漢,盛行於隋唐,延續至明清。

元 鎏金釋迦牟尼佛像,釋迦面部飽滿,披袈裟、袒胸,長目半閉,目光下斂,唇嘴微上翹,略帶微笑,表現出悟徹後身心舒泰的狀態。是一尊雕工精湛、刻劃均勻整齊,元時期宮廷御雍容大度的佛像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