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
編號:S0003 |
清 慈禧太后 『仁者壽』印璽 |
規格: L 11.84 x W11.67 x H26.60 cm |
Weight: 36,266 carats 慈禧太后『仁者壽』印璽,道出了慈禧『西狩歷程』與 清光緒皇帝的『悲慘謝世』。 慈禧太后,西元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清文宗咸豐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西元1861年咸豐崩殂,五歲的兒子載淳繼位同治皇帝,慈禧當時二十六歲,她的政治手腕非常幹練,慈禧步步掌握大權,在當時專制政治體制上,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本身對中國的統治。 當同治皇帝駕崩,而同治帝是咸豐帝與慈禧太后的獨子,慈禧太后又以和自己血緣最近的載湉過繼于咸豐帝,即立年僅四歲載湉登基為光緒皇帝,以維持咸豐帝的皇統和父死子繼的法則。光緒皇帝生母婉貞為慈禧太后之妹,慈禧和慈安太后(咸豐帝的皇后)兩宮一起垂簾聽政長達20年,目的是為了牢牢的將皇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光緒皇帝終其一生只能當個魁儡皇帝,遭由擺佈。 慈禧太后可以說是對近代產生甚鉅的影響力。慈禧太后喜性鋪張浪費,其中最顯著的案例為花費巨資擴建頤和園用以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1894年(慈禧六十歲)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是為甲午戰爭戰敗的其中一個因素,修建頤和園是光緒帝為討好慈禧所為,有部分原因是讓慈禧頤養天年還政於光緒。在清朝所有的後妃中,西太后是最會享受的一位。無論在宮裡還是在頤和園,住的地方都是冬暖夏涼,冬天屋子下有炭火,夏天裡面放著冰。無論多麼貴重的衣服,從來沒有穿第二次的時候,吃的則都是山珍海味,很多時候,一盤價值幾百兩銀子的菜,看一眼就扔掉了。晚清說起來好像國力不強,但物質財富卻因為開放的緣故,比從前豐富了許多。 因西元1898年光緒皇帝發起戊戌變法,慈禧發動戊戌政變,殺六君子、囚光緒,後重行訓政。以致西元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七月廿一日黎明時分,聯軍攻入北京,兩宮倉皇西狩,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挾光緒帝逃至西安,並殺害珍妃(光緒帝的珍愛)。離開懷來後,西太后一直在逃,僕食冷綠豆粥,以簸箕為枕,臥土炕上,進入山西,然後轉到陝西,最後在西安安定下來。其中,懷來知縣吳永的那一鍋小米綠豆粥加5個雞蛋,簡直就像救命仙丹一般,是一個轉折。所以,吳永的知縣也不做了,西太后一直把他帶在身邊,護駕伺候,直升為知府。如果不是後來吳永跟第一個前來救駕的甘肅藩司岑春是死活都不相容,而當時岑春的位置在西太后眼裡又相當重要,吳永後來的仕途會相當順利。 這樣滋潤的日子,突然之間,因為洋人破城,從天上跌落到地上,個中的滋味,誰品嘗誰知道。會享受的西太后是明白人,知道這一切都是因自己把改革廢掉,拉著國家向後退的緣故。具體地說,就是輕信了頑固派大臣的說法,迷信義和團刀槍不入的法術,貿然跟洋人開戰的後果。這樣的教訓,有一次就足夠了,年事已高的太后,已經不可能,也沒有這個本事經歷第二次了。 西元1900年因義和團發起庚子拳亂,導致列強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帝后被迫離京,前往西安避禍,列強順勢搶奪其最心愛的頤和園文物古董。甘肅藩司 岑春 與贈此印璽給慈禧之人 懷來知縣 吳永兩人是死對頭,這一方印璽的其中一面更乘載著歷史的痕跡而遺留下烙記,也給『仁者壽』增添了不可毀滅的真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