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編號:A0011
明成祖 九龍玉璧
規格:Diameter (直徑) 9.3-9.4 x H 1.3 cm

中國龍文化源遠流長,玉更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從上古時期起,龍是通天神獸,龍代表天帝,龍更是神的助手,因而被先民所尊崇。明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西元1360年5月2日至西元1424年8月12日),在位22年,年號永樂。以明朝帝王服飾為例,皇帝的袞服為玄衣?裳,裝飾有12種圖案,稱十二章,十二章中以龍紋最為突出。明朝又規定皇帝的朝服除了十二章外,還要有十二團龍,可稱滿身皆龍,封建帝主壟斷龍紋的目的是加?專制統治,使自己的權威不受到挑戰。

玉壁屬古代重要玉禮器,主要用于敬禮上天,皇帝祭祀大典以玉璧敬禮上蒼,祈求國泰民安,江山永固。自漢代及以遠至明朝,尤其以此件『九龍玉璧』,屬國之重器,為六瑞之首。圓形玉壁象徵國家完整,『九龍玉璧』正面雕琢有精緻騰飛的九條盤旋龍,九天騰躍,神氣飛翔,栩栩如生;昂首收腹的九條龍飛天張爪分撅海水,弩背弓身的九龍身在璧中穿入穿出,勾勒出九龍的神韻風采,烘托出天水相接的氣勢,呈現出對蒼天的崇拜與嚮往。

『九龍玉璧』另一面玉璧內周圓浮雕三式左右對稱饕餮紋,饕餮紋源自史前的太陽神圖像,呂大臨《考古圖》記癸鼎說:「中有獸面,蓋饕餮之象。」饕餮是氏族所祭祀的自然神或遠祖神,是受神之命,降雨並帶來豐收的神祇,饕餮紋就是神的臉。玉璧外周圓上雕琢翻卷飛騰的龍,天開淘演,感動逼真。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九又是貴數,《易•乾》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九五之數就成了皇權和天子之尊的代表,『九龍玉璧』蘊藏著象徵明朝皇權和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數,更體現了明朝皇權和天子之尊。

『明成祖   九龍玉璧』的器型厚碩威嚴、豁達大氣,充分體現出中華民族大中至正,中正則不偏不倚,至公無私,至大無極,純全而粹美。九龍玉璧玉質的溫潤是「仁」,從玉璧表面的紋理透徹裡面的結構是「義」,當玉撞擊時聲音悠揚遠聞是「智」,不屈不饒是「勇」,銳利而不傷人是「潔」。整器?蘊潤澤、紋飾華貴、沁色古雅、包漿瑩潤,盡顯中華民族的古韻古風,為明朝時期最典御制玉璧,明成祖擁有很多的美德,他自信、直率,能?辦?和牢記有?能力之人的貢?,而且保護依靠他的那些人,尤其是他的家人。明成祖敬禮上蒼的九龍玉璧,19世紀現身英國,21世紀在國際藝術品的地位幾乎無與倫比,一代一代傳承至今。

參考資料 : GIA Certification Report